上海貨運公司電商資本呈縮緊趨勢
發布于:2012/2/16 來源:m.cdn87.com 點擊次數: 銀川市商務局2月15日發布的《2011年銀川市物流業運行分析》顯示,去年銀川市社會物流總額完成1601.84億元,同比增長24.1%,物流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逐步加大。從社會物流總額構成看,工業品物流總額增長快,全市去年工業品物流總額完成1170億元,比上年增長27.3%,占全市社會物流總額的73%,是帶動全市物流業增長的主要因素;批發業物流穩中有增,全市去年批發業物流總額完成385.67億元,比上年增長16.8%,占全市社會物流總額的24.1%;農產品物流總額保持緩慢增長,全市去年農產品物流總額22.21億元,比上年增長6.7%;郵政快遞業務總額較快增長,全市去年郵政快遞業務總額完成0.54億元,比上年增長25.6%。 同時,《2011年銀川市物流業運行分析》還顯示,全市去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量11800萬噸,比上年增長11.9%,上海貨運公司呈現平穩增長;物流企業主營業務收入87.51億元,增長26.7%;物流企業業務利潤額11.62億元,比上年增長32.5%,利潤率為13.3%,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
嚴格來講,致力于冷鏈物流業的中國500強企業基本為零,行業內的知名品牌或馳名商標企業屈指可數,品牌價值過億元的企業為數甚少。面對廣闊的冷鏈物流市場,企業在不斷擴大規模效益的同時,人才、管理能力、執行力等卻難以與時俱進。營銷問題。缺乏商業營銷模式和營銷團隊,尤其是農民的種養殖基地信息不對稱,上海物流市場化組織程度低,菜賤傷農、居民買菜貴、農民賣菜難依然得不到緩解。轉型問題。企業規模、產品、傳統冷庫即將應對逐漸進入成熟期的現代冷鏈物流時代的挑戰,老冷鏈物流企業利潤率不及同行業新企業、服務質量跟不上、缺乏市場競爭力等問題嚴重,導致行業陷入兩極分化。融資問題。沒有融資渠道,資金鏈斷裂將導致流動經營資金、研發基金的短缺繼續困擾中小型企業,固定資產或重資產短期內難以建立,談判砝碼和行業話語權無法提高。 上市問題。冷鏈物流企業難以從信托、銀行、財團中尋找到行業可以托付的機構,增值業務板塊也沒有涉及,冷鏈行業企業上市模式有待研究。搶占資源。資源是企業經營的田園,隨著國際大型企業的相繼介入,以及國內企業強強聯合所帶來的資產重組、并購,國內冷鏈物流領軍企業將逐漸凸顯。在此背景下,作為市場經營活動和社會經濟結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將面臨資源爭奪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