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物流:聯盟建設不斷進步
發布于:2011/10/14 來源:m.cdn87.com 點擊次數:
以生產速凍食品為主,對物流有著較高要求的衢州市東東食品廠王益芬,在得知有快遞聯盟后,表示“衢州一直沒有一家能承擔起全國貨運的物流企業,如今有快運聯盟,我們企業肯定是歡迎的。”但她同時也建議,快運聯盟建一個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并有效提升聯盟企業的服務和使客戶有更多的保障。
9月28日上午10點,剛從廣州回來的聯盟主要發起人、雙洲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元枝告訴記者,由于衢州快運聯盟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實際運作,成效漸顯,并受到上級主管部門、社會各界的關注、重視與支持。
王躍良證實了這個說法,并介紹:“快運聯盟,由于其成員單位都是物流專線運輸企業,且自發自愿組織而成,聯盟的運作與衢州物流業息息相關,其現實意義較大。然而,要想在
貨物運輸聯盟的發展過程中,更好地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如經費的管理問題等,需要有登記注冊和主管部門,為此,我們積極與民政部門溝通,希望盡早使其合法化,成立一個以聯盟為主體的合法化新社會組織。”
聯盟的另一家主要成員單位,衢州順發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田佳說:“以前,我們物流企業一小、二沒場地、三沒多少固定資產,想到銀行貸款根本不可能,現在我們聯盟已與銀行和保險公司在談合作項目,將以抱團的方式解決很多個體無法解決的事。”“我們現在為聯盟企業提供最優質服務,并已為部分聯盟企業裝上了網上投保系統,安排專人對接。”9月29日,人保財險衢江支公司總經理邵建飛告訴記者,該公司與聯盟的合作可謂是一拍即合,“聯盟的團隊優勢,使我們有信心、并非常希望能開展此項業務。目前,我們正報上級公司為聯盟投保爭取最大的費率優惠;并對聯盟成員開設理賠綠色通道。”
在聯盟中屬于較小的、目前還是個體戶性質的“新哥弟物流”負責人舒忠慶證實,對于他們這類小企業、個體戶,“如果車子舊了、使用年限長了,保險公司是不太愿意保的;即使保了,保費也會貴些。”
據記者調查了解,對于散而小的物流企業,一方面保險公司不愿保;另一方面企業也大多不會去買貨物險。據一位業內人士估計,衢州物流企業(含大量個體戶)約九成以上不買貨物保險。衢州市東東食品廠廠長助理王益芬說,該廠每年都會因物流問題損失價值幾萬元的貨,“但至今除了因翻車賠到幾千元貨物成本外,其余的一分錢也沒賠到過。”
“聯盟雖然成立了,這一年里,也漸顯了一些成效,但
上海物流公司聯盟的建設才剛開始。”傅元枝每次在談到聯盟建設時,總是在激情的后面帶著些許憂慮。10月4日,聊城物流園區邀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中國物資儲運協會會長姜超峰、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汽車物流分會副秘書長馬增榮等物流業界的國家級專家對大運集團投資的汽車及汽車配件物流項目前期規劃進行策劃座談。
座談會上,與會專家分別從各自精通的領域就該項目的規劃、運營模式和發展戰略等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和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一致建議,該項目要建成大運重卡配件分撥中心、商用車區域維修中心和各類汽車配件的物流中心;同時,對項目的運作提出了“三個結合”,即售后服務配件物流與整車物流的結合、大運品牌和其他知名汽車品牌的結合、服務范圍山東行政區域與豫北、冀南等經濟區域的結合。
期間,與會專家還對物流園區的發展方向提出了新的理念和要求,聊城物流園區管委會表示,將以此次座談會為契機,推進招商模式由推動式招商向機制性招商和市場自發式招商轉變,進一步推進項目的落地和建設,力爭以最快的速度盡快推進項目運營,早日形成效益。
傅元枝回憶,組建快遞聯盟的起因是2008年下半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當時,為了企業的生存,五六家企業開始有意識地聯合起來承接貨運,之后發展到十幾家,結果我們發現通過這種合作,業務量不降反升。于是,我們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有了進一步發展做大,組建快運聯盟的想法。”
“如今,聯盟組建起來了。我們感到壓力更大了。”傅元枝說,當初只是想著邊做邊看,現在隨著聯盟的快速發展,自己的觀念也在轉變,
上海大件運輸有些思路也在不斷成熟當中。“原先,我們是想每條專線只發展一家成員單位,現在看來,這種想法錯了,可以大力發展會員單位。這樣不僅可以通過有效競爭,提升服務,而且,隨著業務量的擴大,可以使聯盟有更大的容量承接專線業務,對抗外部競爭。”“聯盟目前要解決的是制度建設和品牌建設問題。”王躍良認為,今后,聯盟一定要發揮整體資源優勢,提升聯盟的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同時,在物流的信息平臺建設、攬貨組貨能力提升、網點的建設和車輛調度配置合作共享等方面,都有極大的空間可以挖掘,其工作的總目標是使聯盟資源利用達到最大化。
業內人士也指出,除了以上各項組織建設的重要條件外,“聯盟建設的成敗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領軍人物的奉獻精神、毅力、能力與魅力;而與聯盟今后專職管理團隊的工作能力與敬業精神更是息息相關。”“說實話,前段時間我差點放棄。”談及聯盟目前存在的問題時,傅元枝不禁又透出一絲憂慮。他說,聯盟會員單位多了以后,在一些事情上的分歧使聯盟決策意見很難統一,所以,觀念的轉變是聯盟內部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如目前還存在有會員單位缺乏團隊精神,無視聯盟契約,有業務不向盟員單位提供等情況。“所以,我們要在加強聯盟內部合作意識教育的同時,通過提高入會門檻,建立嚴格的審核制度,以確保吸收誠信且有實力的企業加入。”
除此之外,幾乎所有的聯盟企業及主管部門,都希望聯盟能有塊自己的場地,依靠自身的抱團優勢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建起一個物流園區,以更加充分地發揮聯盟的整體資源優勢。據初步估算,目前聯盟資產總額不少于5000萬元人民幣,車輛500余輛,線路涵蓋全國(除港澳臺),年貨運額達1億多元人民幣。所以,有業內人士預言:“聯盟今后的最終發展目標應該是一個以資產為紐帶的超大型的物流企業,成為‘物流航母’,使衢州物流實力在本質上得以提升。”除了保險公司,銀行也向聯盟拋來了“繡球”。工行衢州經濟開發區支行行長張勇明介紹,該行目前已對聯盟制定了四大扶持政策:一是可對所有聯盟成員免費配發“商友卡”;二是配發“暢通卡”,并提高授信;三是對聯盟成員可按專業市場標準安裝POS機,并給予封頂優惠費率;四是給予聯盟多種方式的貸款選擇,最高一種可貸1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