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物流:DHL進入生命科學領域物流
發布于:2011/10/11 來源:m.cdn87.com 點擊次數:
來自國際航協的數據顯示,從今年6月份以來,全球的貨運市場即已經呈下降趨勢,6月份貨運量同比下降3%,與去年5月峰值比,今年6月全球貨運市場總體規模萎縮了6%。但該協會認為,相較歐、美、日等地區,中國依然是全球航空貨運增長最強勁的地區——爭奪中國市場依然是貨運巨頭的焦點。
“我們的全球戰略重點正在回歸,未來的業務重點是我們所擅長的國際業務。要從那些我們不擅長的領域退出,集中力量把國際業務做好。”羅康旭告訴記者。
曾有外界評論幾家物流巨頭——UPS長于用并購和擴展構建最完善的網絡進軍物流市場,發展貨運行業和航線;FedEx借助最強大的機隊力量“無所不包”;而TNT全面進軍企業級物流市場,比如汽車行業等。相比之下,DHL最大的優勢是搶灘新市場,實現先發優勢,這也是其在中國,除了西行計劃的另一步棋。
當日,其在中國境內第二家生命科學與醫療保健物流中心開工,這是在2009年7月,其中國首家生命科學與醫療保健物流中心落戶上海后,DHL在中國醫藥健康領域的又一筆重要投資。
資料顯示,DHL貨運物流的生命科學與醫療保健團隊在全球設有16個物流中心,擁有100多名專業人員,一站式的物流涵蓋了從原料進口物流、生產制造到分撥物流和包括臨床試驗、醫院直送、
上海貨運公司銷售物流等特殊服務在內的生命科學與醫療保健行業的整條供應鏈。
2011年第三季度國際商業監測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生命科學行業價值約5530億元人民幣,并將在2010年~2015年以17%的復合增長率高速發展,其中,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將在2015年貢獻全球醫藥銷售增長額的75%。
“生命科學快運領域已經既定為DHL未來三大業務支柱之一。”羅康旭向本報記者透露,截至今年7月,生命科學與醫療保健部門拿到了史上最漂亮的業務數字,“看起來,在中國雙位數的增長才剛剛開始。”他說。過去2年,DHL在中國這一新興領域的動作更多集中在客戶關系搭建的基礎階段,比如倉庫建設、供應商培訓等,對于和生產企業的實質合作并未有突破性進展。
“目前在中國境內,我們合作的主要還是跨國制藥公司,國內本土企業合作的還不多。”DHL全球貨運中國市場與銷售部副總裁陳壁輝告訴本報,這其中,DHL主要承接的是在制劑前藥物——原料藥的國際出口業務。
數據顯示,作為全球新興的原料藥大國,中國將迅速成為全球第五大藥物出口國,并將于2015年成為世界第二大醫療消費國,藥物快運中的冷鏈物流發展潛力巨大。
全球權威數據咨詢公司IMS資料顯示,中國藥品市場2009年價值已經達到9000億,預計至2014年,該市場將保持5%~8%的增長,總量達到2000億歐元的醫療器械市場也將有同樣增速。
與此同時,全球藥物監管普遍收緊的大趨勢下,醫藥生產企業對于物流在成本和質量控制上的需求迅速提高——正是看到了這一趨勢,DHL
貨物運輸開始在全世界范圍內重新調整其業務結構。由于藥品和醫療器械越來越廣泛地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交易,其進出口量占國內市場比重超過30%。在商業模式如外包等途徑的推動下,臨床試驗、醫療保健配送和服務的市場也在迅猛成長,對于綜合專業物流網絡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